-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其他名称:
扶他林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Diclofenac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 【成份】
-
本品主要活性成份为:双氯芬酸钠。
- 【价格】
-
16-23元
- 【剂型】
-
片剂
- 【适应症】
-
1.炎性和退行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青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和脊椎关节炎。脊椎痛性综合征。2.非关节性风湿性病,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痛风急性发作。4.创伤后及术后炎症性疼痛如:创伤后,劳损后,牙痛,头痛等;妇科中出现的疼痛或炎症,例如:原发性痛经或附加炎。5.对耳、鼻、喉的严重痛性感染可作为辅助治疗药,例如:咽扁桃体炎,耳炎。原发疾病可根据一般治疗原则给予适当的治疗。6.对成年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 【不良反应】
-
1、胃肠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见于10%服药者,主要为胃不适、烧灼感、返酸、纳差、恶心等,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其中少数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轻者停药并相应治疗后可消失; 4、其他少见的有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出现黄疸、皮疹、心律不齐、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均可恢复。
- 【禁忌】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禁用。
- 【注意事项】
-
1、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2、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1、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时,药效不增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3、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遏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4、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5、与维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7、本品可增强抗糖尿病药(包括口服降糖药)的作用。8、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时宜减少本品剂量。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故本品不应与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11、本品可降低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作用,使血糖升高。12、与保钾利尿药同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13、阿司匹林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理为遏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转化。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遏制白三烯的合成。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消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遏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非临床毒理研究:给大鼠口服双氯芬酸钠达每日2mg/kg,长期观察,没有发现肿瘤发生率增加。一项对小鼠二年的研究中,每日用药2mg/kg,也未见到任何肿瘤易发倾向。各种突变研究没有发现双氯芬酸钠诱发基因突变。给大鼠用药每日4mg/kg,雌雄均未发生不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mg/kg;小鼠经口390mg/kg。
- 【贮藏】
-
遮光,密封保存。
- 【有效期】
-
60个月。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1021640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14层
联系电话:010-65058833
- 【药品名称】
-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扶他林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Diclofenac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 【适用症】
-
1.炎性和退行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青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和脊椎关节炎。脊椎痛性综合征。2.非关节性风湿性病,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3.痛风急性发作。4.创伤后及术后炎症性疼痛如:创伤后,劳损后,牙痛,头痛等;妇科中出现的疼痛或炎症,例如:原发性痛经或附加炎。5.对耳、鼻、喉的严重痛性感染可作为辅助治疗药,例如:咽扁桃体炎,耳炎。原发疾病可根据一般治疗原则给予适当的治疗。6.对成年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 【不良反应】
-
1、胃肠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见于10%服药者,主要为胃不适、烧灼感、返酸、纳差、恶心等,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其中少数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3、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轻者停药并相应治疗后可消失; 4、其他少见的有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出现黄疸、皮疹、心律不齐、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均可恢复。
- 【禁忌】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禁用。
- 【注意事项】
-
1、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2、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1、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时,药效不增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3、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遏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4、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5、与维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7、本品可增强抗糖尿病药(包括口服降糖药)的作用。8、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时宜减少本品剂量。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故本品不应与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11、本品可降低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作用,使血糖升高。12、与保钾利尿药同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13、阿司匹林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理为遏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转化。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遏制白三烯的合成。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消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遏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非临床毒理研究:给大鼠口服双氯芬酸钠达每日2mg/kg,长期观察,没有发现肿瘤发生率增加。一项对小鼠二年的研究中,每日用药2mg/kg,也未见到任何肿瘤易发倾向。各种突变研究没有发现双氯芬酸钠诱发基因突变。给大鼠用药每日4mg/kg,雌雄均未发生不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mg/kg;小鼠经口390mg/kg。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14层
联系电话:010-65058833
全部
药品名称
成份
剂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贮藏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