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那格列奈
其他名称:
Nateglinide
- 【成份】
-
- 【价格】
-
13-23元
- 【剂型】
-
片剂
- 【适应症】
-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 【不良反应】
-
一般耐受性良好,偶见空腹感、冷汗、乏力、腹部帐满、腹痛、皮肤瘙痒等,个别病例出现乳酸、γ-GTP和GOT升高等,程度大多轻微,疗程结束后即可消失。
- 【禁忌】
-
1.对药物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赋形剂过敏禁用; 2.Ⅱ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禁用;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禁用; 4.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注意事项】
-
1.低血糖:本品可以引起低血糖现象,其发生的频率与糖尿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病人其他相关情况有关。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伴有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病人对降糖药比较敏感,易发生低血糖。剧烈运动、饮酒、腹泻呕吐、进食减少、或合用其他抗糖尿病药物时,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对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或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发生低血糖时难以被认识。那格列奈必须餐前口服,以减少低血糖的危险。病人不准备进食时,不可服用那格列奈; 2.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病人慎用; 3.血糖控制失常:当病人伴有发热、感染、创伤或手术时血糖可以暂时性的升高。此时应使用胰岛素代替那格列奈。那格列奈使用一段时期后,可以发生继发失效或药效减弱。重度感染、手术前后或有严重外伤的患者慎用; 4.本品具有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该作用点与磺酰脲类制剂相同。但本品与磺酰脲类制剂的相加、相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尚未被证实,所以不能与磺酰脲类制剂并用; 5.与其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 6.应提醒患者驾驶或操纵机器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低血糖; 7.应定期检测血糖。
- 【药物相互作用】
-
体外研究表明那格列奈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CYP2C9(70%)代谢,部分通过CYP3A4(30%)代谢。体外实验发现其可遏制甲磺丁脲的代谢,据此判断那格列奈在体内是CYP2C9的潜在遏制剂。体外实验表明该药对CYP3A4的代谢反应无遏制作用。总之,这些发现说明,该药与其它药物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的潜在可能性较低。 那格列奈对下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无影响:华法令(CYP3A4和CYP2C9的底物)、双氯芬酸(CYP2C9的底物)、曲格列酮(CYP3A4诱导剂)和地高辛。因此合用时无论那格列奈、地高辛、华法令或双氯芬酸均无需调整剂量。同样,那格列奈与其它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如与二甲双胍或格列苯脲间不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那格列奈与血清蛋白的结合率较高(98%),主要是与白蛋白结合。体外用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进行的替换实验发现它们对那格列奈的蛋白结合无影响。这些药物是速尿、心得安、卡托普利、尼卡地平、普伐他汀、格列苯脲、华法令、苯妥英钠、乙酰水杨酸、甲磺丁脲和二甲双胍。同样,那格列奈对心得安、格列苯脲、尼卡地平、华法令、苯妥英钠、乙酰水杨酸和甲磺丁脲的血清蛋白结合无影响。 内科医师应考虑一些对糖代谢有影响的药物与那格列奈的相互作用: 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降血糖作用可被某些药物所加强,这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水杨酸盐、单胺氧化酶遏制剂和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降血糖作用可被某些药物所削弱,这些药物包括噻嗪类、可的松、甲状腺制剂和类交感神经药。
- 【药理作用】
-
那格列奈,苯丙氨酸衍生物,属于新一代快速、短效的胰岛素促泌剂。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减少与药物控制相关的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以及减少胰岛β细胞衰竭的可能性。那格列奈介导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与细胞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相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 越来越多地来自受体结合、机制和体内外胰岛素的研究证据显示那格列奈具有独特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与磺脲类药物不同,那格列奈关闭β细胞KATP通道所需的时间和格列苯脲相似,是瑞格列奈的3倍、格列美脲的5倍。 此外,作用恢复时间亦快,是格列苯脲和格列美脲的2倍、瑞格列奈的5倍。这些特性导致快而短的胰岛素反应,形成餐时生理模式的胰岛素释放。那格列奈发挥作用无需进入到β细胞中,该药的动力学特点是选择性恢复早期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因此那格列奈的预期作用是控制餐后血糖,并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最低化。 餐后血糖水平是整个血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后高血糖是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岛素分泌动力学受损失糖耐量低减和2型糖尿病时餐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胰岛素分泌早期时相受损的进行性发展会使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糖耐量低减,最终发展成临床2型糖尿病。能够改善或逆转早期胰岛素释放的药物将会成为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但是,亦有的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不能增加或替代早期胰岛素分泌,但是它们能够增加全天胰岛素分泌的水平,与此作用相一致,磺脲类药物对餐后血糖波动的控制能力较差。与 磺脲类药物不同,那格列奈(氨基酸衍生物)和瑞格列奈(氯茴苯酸)作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使用,改变了以往的使用模式(餐前),吸收快速、清除快,作用持续的时间短而快速使它们成为胰岛素分泌的增强剂。 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是‘磺脲类药物受体(SUR)的配体,当然也包括磺脲类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和格列美脲,同样是SUR的配体。SUR是一个细胞膜上的受体—效应器系统,由配体结合亚单位(SUR1)和成孔的K+通道亚单位(Kir6.2)构成。有功能的β细胞KATP通道有4个亚单位构成,每个包含SUR1和Kir6.2(SUR1/Kir6.2)4。Kir6.2在细胞膜形成钾离子通道,SUR1是通道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促胰岛素分泌的配体和SUR1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KATP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和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电压依赖型(L-型)Ca++通道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游离Ca++浓度升高,促进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的胞吐作用。 尽管作为有效的胰岛素分泌增强剂的SUR1配体,但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都不是磺脲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不含有磺脲类的基团。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是通过对苯甲酸衍生物氯茴苯酸优化而来,常被描述为没有磺脲基团的格列苯脲,因此瑞格列奈恰当的定义为氯茴苯酸的类似物。 已知氯茴苯酸在体外和体内通过阻断胰腺β细胞的KATP通道发挥磺脲类药物的活性。S-对映异构体的瑞格列奈低血糖作用仍很强,在S-对映异构体中羧基(COOH)和氨基(CONH)基团主要同SUR两个位点相结合。瑞格列奈与格列苯脲或格列美脲在亲水性方面的差别可能是这些药物与SUR位点亲和力不同的原因,同时也导致了药效学方面的差别。 那格列奈,N-(反-4-异丙基环已基)羧基-D-苯丙氨酸,是N-苯基-苯丙氨酸类药物的较好化合物,通过筛查氨基酸衍生物寻找快速、短效抗糖尿病药物而发现。研究发现R-对映异构体而非S-对映异构体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活性,羧基和苯甲基集团是降血糖活性的必要结构。此外,苯甲酰胺结构变成环已基脲,并将异丙基基团导入环已基脲的trans-4位置上,使降血糖活性达到最大。由于那格列奈并非来源于氯茴苯酸,不是氯茴丙酸的类似物,尽管结构分析显示二者的三维结构有相似之处。
- 【贮藏】
-
密封。
- 【有效期】
-
60个二月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1648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灶科技工业园
联系电话:0756-7766777
- 【适用症】
-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 【不良反应】
-
一般耐受性良好,偶见空腹感、冷汗、乏力、腹部帐满、腹痛、皮肤瘙痒等,个别病例出现乳酸、γ-GTP和GOT升高等,程度大多轻微,疗程结束后即可消失。
- 【禁忌】
-
1.对药物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赋形剂过敏禁用; 2.Ⅱ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禁用;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禁用; 4.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注意事项】
-
1.低血糖:本品可以引起低血糖现象,其发生的频率与糖尿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病人其他相关情况有关。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伴有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病人对降糖药比较敏感,易发生低血糖。剧烈运动、饮酒、腹泻呕吐、进食减少、或合用其他抗糖尿病药物时,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对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或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发生低血糖时难以被认识。那格列奈必须餐前口服,以减少低血糖的危险。病人不准备进食时,不可服用那格列奈; 2.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病人慎用; 3.血糖控制失常:当病人伴有发热、感染、创伤或手术时血糖可以暂时性的升高。此时应使用胰岛素代替那格列奈。那格列奈使用一段时期后,可以发生继发失效或药效减弱。重度感染、手术前后或有严重外伤的患者慎用; 4.本品具有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该作用点与磺酰脲类制剂相同。但本品与磺酰脲类制剂的相加、相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尚未被证实,所以不能与磺酰脲类制剂并用; 5.与其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 6.应提醒患者驾驶或操纵机器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低血糖; 7.应定期检测血糖。
- 【药物相互作用】
-
体外研究表明那格列奈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CYP2C9(70%)代谢,部分通过CYP3A4(30%)代谢。体外实验发现其可遏制甲磺丁脲的代谢,据此判断那格列奈在体内是CYP2C9的潜在遏制剂。体外实验表明该药对CYP3A4的代谢反应无遏制作用。总之,这些发现说明,该药与其它药物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的潜在可能性较低。 那格列奈对下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无影响:华法令(CYP3A4和CYP2C9的底物)、双氯芬酸(CYP2C9的底物)、曲格列酮(CYP3A4诱导剂)和地高辛。因此合用时无论那格列奈、地高辛、华法令或双氯芬酸均无需调整剂量。同样,那格列奈与其它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如与二甲双胍或格列苯脲间不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那格列奈与血清蛋白的结合率较高(98%),主要是与白蛋白结合。体外用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进行的替换实验发现它们对那格列奈的蛋白结合无影响。这些药物是速尿、心得安、卡托普利、尼卡地平、普伐他汀、格列苯脲、华法令、苯妥英钠、乙酰水杨酸、甲磺丁脲和二甲双胍。同样,那格列奈对心得安、格列苯脲、尼卡地平、华法令、苯妥英钠、乙酰水杨酸和甲磺丁脲的血清蛋白结合无影响。 内科医师应考虑一些对糖代谢有影响的药物与那格列奈的相互作用: 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降血糖作用可被某些药物所加强,这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水杨酸盐、单胺氧化酶遏制剂和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降血糖作用可被某些药物所削弱,这些药物包括噻嗪类、可的松、甲状腺制剂和类交感神经药。
- 【药理作用】
-
那格列奈,苯丙氨酸衍生物,属于新一代快速、短效的胰岛素促泌剂。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减少与药物控制相关的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以及减少胰岛β细胞衰竭的可能性。那格列奈介导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与细胞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相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 越来越多地来自受体结合、机制和体内外胰岛素的研究证据显示那格列奈具有独特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与磺脲类药物不同,那格列奈关闭β细胞KATP通道所需的时间和格列苯脲相似,是瑞格列奈的3倍、格列美脲的5倍。 此外,作用恢复时间亦快,是格列苯脲和格列美脲的2倍、瑞格列奈的5倍。这些特性导致快而短的胰岛素反应,形成餐时生理模式的胰岛素释放。那格列奈发挥作用无需进入到β细胞中,该药的动力学特点是选择性恢复早期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因此那格列奈的预期作用是控制餐后血糖,并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最低化。 餐后血糖水平是整个血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后高血糖是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岛素分泌动力学受损失糖耐量低减和2型糖尿病时餐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胰岛素分泌早期时相受损的进行性发展会使从糖耐量正常进展到糖耐量低减,最终发展成临床2型糖尿病。能够改善或逆转早期胰岛素释放的药物将会成为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但是,亦有的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不能增加或替代早期胰岛素分泌,但是它们能够增加全天胰岛素分泌的水平,与此作用相一致,磺脲类药物对餐后血糖波动的控制能力较差。与 磺脲类药物不同,那格列奈(氨基酸衍生物)和瑞格列奈(氯茴苯酸)作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使用,改变了以往的使用模式(餐前),吸收快速、清除快,作用持续的时间短而快速使它们成为胰岛素分泌的增强剂。 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是‘磺脲类药物受体(SUR)的配体,当然也包括磺脲类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和格列美脲,同样是SUR的配体。SUR是一个细胞膜上的受体—效应器系统,由配体结合亚单位(SUR1)和成孔的K+通道亚单位(Kir6.2)构成。有功能的β细胞KATP通道有4个亚单位构成,每个包含SUR1和Kir6.2(SUR1/Kir6.2)4。Kir6.2在细胞膜形成钾离子通道,SUR1是通道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促胰岛素分泌的配体和SUR1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KATP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和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电压依赖型(L-型)Ca++通道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游离Ca++浓度升高,促进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的胞吐作用。 尽管作为有效的胰岛素分泌增强剂的SUR1配体,但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都不是磺脲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不含有磺脲类的基团。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是通过对苯甲酸衍生物氯茴苯酸优化而来,常被描述为没有磺脲基团的格列苯脲,因此瑞格列奈恰当的定义为氯茴苯酸的类似物。 已知氯茴苯酸在体外和体内通过阻断胰腺β细胞的KATP通道发挥磺脲类药物的活性。S-对映异构体的瑞格列奈低血糖作用仍很强,在S-对映异构体中羧基(COOH)和氨基(CONH)基团主要同SUR两个位点相结合。瑞格列奈与格列苯脲或格列美脲在亲水性方面的差别可能是这些药物与SUR位点亲和力不同的原因,同时也导致了药效学方面的差别。 那格列奈,N-(反-4-异丙基环已基)羧基-D-苯丙氨酸,是N-苯基-苯丙氨酸类药物的较好化合物,通过筛查氨基酸衍生物寻找快速、短效抗糖尿病药物而发现。研究发现R-对映异构体而非S-对映异构体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活性,羧基和苯甲基集团是降血糖活性的必要结构。此外,苯甲酰胺结构变成环已基脲,并将异丙基基团导入环已基脲的trans-4位置上,使降血糖活性达到最大。由于那格列奈并非来源于氯茴苯酸,不是氯茴丙酸的类似物,尽管结构分析显示二者的三维结构有相似之处。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灶科技工业园
联系电话:0756-7766777
全部
药品名称
成份
剂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贮藏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