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托吡酯片
其他名称:
妥泰
- 【成份】
-
托吡酯。
- 【价格】
-
246-260元
- 【剂型】
-
片剂
- 【适应症】
-
初诊为癫痫患者的单药治疗,或曾经合并用药转为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用于成人及2-16岁儿童部分性癫痫的加用治疗。
- 【不良反应】
-
根据约1800名受试者和患者应用本药的经验,总结出本品在安全性方面的特性。依据标准WHO-ART词典对报道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类。由于本药通常与其它抗癫痫药合用,因此不可能确定是哪种药物或是哪几种药物与不良反应有关。然而,在快速调整剂量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包括共济失调、注意力受损、意识模糊、头晕、疲劳、感觉异常、嗜睡和思维异常。 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焦虑、遗忘、食欲不振、失语、忧郁、复视、情绪不稳、恶心、眼球震颤、言语表达障碍、味觉倒错、视觉异常和体重减轻。
- 【禁忌】
-
已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
对于有或无癫痫发作或癫痫病史的患者。包括本品在内的抗癫痫药物应逐渐停药以使发作频率增加的可能性减至最低。在临床试验中,成人癫痫患者每周减量 50-100mg/日。预防偏头疼剂量达100mg/日时,成人每周减量25-50mg/日。在儿童临床试验中,本品应在2-8周内逐渐停药。临床上如需快速停药,建议进行适当监测。原形托吡酯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为经肾脏清除。肾脏清除的能力与肾脏的功能有关,而与年龄无关。伴有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可能需10-15天,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需4-8天。 对所有患者的剂量调整均应依据临床疗效进行(如控制发作,避免副作用),并且需了解对于已知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在每个剂量下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均需延长。 服用托吡酯时应保持足够的饮水量。足够的饮水可以减少肾结石发生的风险。在运动前或运动中、或处于较高温度环境中时,保持适当的饮水量可以减少与发热有关的不良事件。
- 【药物相互作用】
-
托吡酯是一个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在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元进行电生理和生化研究中发现托吡酯的抗癫痫作用有三个机制:1.托吡酯可阻断神经元持续去极化导致的反复电位发放,此作用与使用托吡酯后的时间密切相关,表明托吡酯可以阻断钠通道;2.托吡酯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GABA)激活GABAA受体的频率,加强氯离子内流,表明托吡酯可增强遏制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3.托吡酯可降低谷氨酸AMPA受体的活性,表明托吡酯可降低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上述作用不被苯二氮类拮抗剂氟马西尼阻断,托吡酯也不增加通道开放的持续时间,因此,托吡酯与苯巴比妥调节GABAA受体的方式不同。由于托吡酯的抗癫痫特性与苯二氮类药物明显不同,它可能是调节苯二氮不敏感的GABAA受体亚型。托吡酯可拮抗红藻氨酸(Kainate)激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PID-Topamaxtablets25mg50mg100mg-LM-20050125-app1/18Kainate /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亚型的作用,但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的NMDA受体亚型无明显影响。托吡酯的上述作用在1μM至200μM范围内与浓度相关,1μM至10μM为产生最小作用的浓度范围。此外,托吡酯可遏制一些碳酸酐酶同工酶的作用。这一药理作用比已知的碳酸酐酶遏制剂乙酰唑胺作用弱,并且不是托吡酯抗癫痫作用的主要机制。在动物研究中发现,托吡酯对最大电休克癫痫发作试验(MES)中的大鼠及小鼠有抗惊厥作用,对啮齿类动物的癫痫模型有效,包括自发癫痫大鼠模型的强直性及失神样癫痫发作,以及扁桃体刺激或全身缺血大鼠模型诱导的强直性及阵挛性癫痫发作。托吡酯对由GABAA受体拮抗药物戊四氮诱导的阵挛性癫痫的阻断作用相对较弱。对小鼠进行的托吡酯与其它抗惊厥药物合用的研究表明: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时显示有协同抗惊厥作用,与苯妥英合用时显示抗惊厥效果有相加作用。在控制较好的加用治疗中,未观到托吡酯谷浓度与其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未观察到托吡酯在人体产生耐受性。毒理在小鼠,大鼠,犬和家兔中对托吡酯进行的急性和慢性研究表明托吡酯的耐受性良好。仅在啮齿类动物中观察到胃上皮细胞增生,并且停药9周后大鼠的胃上皮细胞增生可消失。仅在小鼠中观察到泌尿膀胱的平滑肌瘤(口服剂量增至300mg/kg,服用21个月时),并且似乎只发生在这一种属中。由于人体无类似情况发生,故认为无临床意义。在对大鼠的致癌性研究中亦未观察到此类变化(口服托吡酯剂量增至120mg/kg /日,24个月)。在这些研究中所观察到的托吡酯的其它毒理和病理学作用可能与其较弱的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或弱的碳酸酐酶遏制作用有关。尽管在剂量较低时(8mg/kg/日)即可观察到托吡酯对大鼠母系和父系的毒性,但当剂量加至100mg/kg/日时仍未观察到对雄性或雌性大鼠的生育能力有影响。与其它抗癫痫药物一样,托吡酯对小鼠,大鼠和家兔有致畸性。在小鼠中,500mg/kg/日剂量的托吡酯可致胎仔重量和骨骼骨化减少,并出现母鼠毒性。所有药物组(20,100和500mg/kg/日)发生胎仔畸形的数目均增加,对于所发生的所有畸形或特殊的畸形均未观察到显性差异或量效关系,表明可能有其它如母鼠毒性的因素存在。在大鼠中,剂量低至20mg/kg/日时即可观察到与剂量相关的母鼠和胚胎/胎仔毒性(胎仔体重和/或骨骼骨化减少),在400mg /kg/日以上剂量时可观察到致畸作用(肢体和足趾缺损)。在家兔中,剂量低至10mg/kg/日时即可观察到与剂量相关的母体毒性,低至35mg/kg /日时可观察到胚胎/胎仔毒性(致死率提高),在120mg/kg/日时可观察到致畸作用(肋骨和椎骨畸形)。PID- Topamaxtablets25mg50mg100mg-LM-20050125-app2/18在大鼠和家兔中观察到的致畸作用与碳酸酐酶遏制剂所产生的作用相似,与人体的畸形无关。雌性大鼠在妊娠和哺乳期口服托吡酯20或100mg/kg/日时对仔鼠的影响表现为出生时体重及哺乳期体重减轻。托吡酯可通过大鼠胎盘屏障。在一组体外,体内致突变试验中未观察到托吡酯的潜在基因毒性。
- 【药理作用】
-
托吡酯是一个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在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元进行电生理和生化研究中发现托吡酯的抗癫痫作用有三个机制: 1.托吡酯可阻断神经元持续去极化导致的反复电位发放,此作用与使用托吡酯后的时间密切相关,表明托吡酯可以阻断钠通道; 2.托吡酯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GABA)激活GABAA受体的频率,加强氯离子内流,表明托吡酯可增强遏制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 3.托吡酯可降低谷氨酸AMPA受体的活性,表明托吡酯可降低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 上述作用不被苯二氮䓬类拮抗剂氟马西尼阻断,托吡酯也不增加通道开放的持续时间,因此,托吡酯与苯巴比妥调节GABAA受体的方式不同。 由于托吡酯的抗癫痫特性与苯二氮䓬类药物明显不同,它可能是调节苯二氮䓬不敏感的GABAA受体亚型。托吡酯可拮抗红藻氨酸(Kainate)激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Kainate/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噁唑-4-丙酸) 亚型的作用,但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的NMDA受体亚型无明显影响。托吡酯的上述作用在1μM至200μM范围内与浓度相关,1μM至 10μM为产生最小作用的浓度范围。 此外,托吡酯可遏制一些碳酸酐酶同工酶的作用。这一药理作用比已知的碳酸酐酶遏制剂乙酰唑胺作用弱,并且不是托吡酯抗癫痫作用的主要机制。 在动物研究中发现,托吡酯对最大电休克癫痫发作试验(MES)中的大鼠及小鼠有抗惊厥作用,对啮齿类动物的癫痫模型有效,包括自发癫痫大鼠模型的强直性及失神样癫痫发作,以及扁桃体刺激或全身缺血大鼠模型诱导的强直性及阵挛性癫痫发作。托吡酯对由GABAA受体拮抗药物戊四氮诱导的阵挛性癫痫的阻断作用相对较弱。 对小鼠进行的托吡酯与其它抗惊厥药物合用的研究表明: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时显示有协同抗惊厥作用,与苯妥英合用时显示抗惊厥效果有相加作用。在控制较好的加用治疗中,未观察到托吡酯谷浓度与其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未观察到托吡酯在人体产生耐受性。
- 【贮藏】
-
在25°C或以下干燥处保存。
- 【有效期】
-
三年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20557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甲2号盈科中心A座18层
联系电话:010-58218888
- 【适用症】
-
初诊为癫痫患者的单药治疗,或曾经合并用药转为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用于成人及2-16岁儿童部分性癫痫的加用治疗。
- 【不良反应】
-
根据约1800名受试者和患者应用本药的经验,总结出本品在安全性方面的特性。依据标准WHO-ART词典对报道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类。由于本药通常与其它抗癫痫药合用,因此不可能确定是哪种药物或是哪几种药物与不良反应有关。然而,在快速调整剂量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包括共济失调、注意力受损、意识模糊、头晕、疲劳、感觉异常、嗜睡和思维异常。 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焦虑、遗忘、食欲不振、失语、忧郁、复视、情绪不稳、恶心、眼球震颤、言语表达障碍、味觉倒错、视觉异常和体重减轻。
- 【注意事项】
-
对于有或无癫痫发作或癫痫病史的患者。包括本品在内的抗癫痫药物应逐渐停药以使发作频率增加的可能性减至最低。在临床试验中,成人癫痫患者每周减量 50-100mg/日。预防偏头疼剂量达100mg/日时,成人每周减量25-50mg/日。在儿童临床试验中,本品应在2-8周内逐渐停药。临床上如需快速停药,建议进行适当监测。原形托吡酯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为经肾脏清除。肾脏清除的能力与肾脏的功能有关,而与年龄无关。伴有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可能需10-15天,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需4-8天。 对所有患者的剂量调整均应依据临床疗效进行(如控制发作,避免副作用),并且需了解对于已知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在每个剂量下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均需延长。 服用托吡酯时应保持足够的饮水量。足够的饮水可以减少肾结石发生的风险。在运动前或运动中、或处于较高温度环境中时,保持适当的饮水量可以减少与发热有关的不良事件。
- 【药物相互作用】
-
托吡酯是一个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在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元进行电生理和生化研究中发现托吡酯的抗癫痫作用有三个机制:1.托吡酯可阻断神经元持续去极化导致的反复电位发放,此作用与使用托吡酯后的时间密切相关,表明托吡酯可以阻断钠通道;2.托吡酯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GABA)激活GABAA受体的频率,加强氯离子内流,表明托吡酯可增强遏制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3.托吡酯可降低谷氨酸AMPA受体的活性,表明托吡酯可降低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上述作用不被苯二氮类拮抗剂氟马西尼阻断,托吡酯也不增加通道开放的持续时间,因此,托吡酯与苯巴比妥调节GABAA受体的方式不同。由于托吡酯的抗癫痫特性与苯二氮类药物明显不同,它可能是调节苯二氮不敏感的GABAA受体亚型。托吡酯可拮抗红藻氨酸(Kainate)激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PID-Topamaxtablets25mg50mg100mg-LM-20050125-app1/18Kainate /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亚型的作用,但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的NMDA受体亚型无明显影响。托吡酯的上述作用在1μM至200μM范围内与浓度相关,1μM至10μM为产生最小作用的浓度范围。此外,托吡酯可遏制一些碳酸酐酶同工酶的作用。这一药理作用比已知的碳酸酐酶遏制剂乙酰唑胺作用弱,并且不是托吡酯抗癫痫作用的主要机制。在动物研究中发现,托吡酯对最大电休克癫痫发作试验(MES)中的大鼠及小鼠有抗惊厥作用,对啮齿类动物的癫痫模型有效,包括自发癫痫大鼠模型的强直性及失神样癫痫发作,以及扁桃体刺激或全身缺血大鼠模型诱导的强直性及阵挛性癫痫发作。托吡酯对由GABAA受体拮抗药物戊四氮诱导的阵挛性癫痫的阻断作用相对较弱。对小鼠进行的托吡酯与其它抗惊厥药物合用的研究表明: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时显示有协同抗惊厥作用,与苯妥英合用时显示抗惊厥效果有相加作用。在控制较好的加用治疗中,未观到托吡酯谷浓度与其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未观察到托吡酯在人体产生耐受性。毒理在小鼠,大鼠,犬和家兔中对托吡酯进行的急性和慢性研究表明托吡酯的耐受性良好。仅在啮齿类动物中观察到胃上皮细胞增生,并且停药9周后大鼠的胃上皮细胞增生可消失。仅在小鼠中观察到泌尿膀胱的平滑肌瘤(口服剂量增至300mg/kg,服用21个月时),并且似乎只发生在这一种属中。由于人体无类似情况发生,故认为无临床意义。在对大鼠的致癌性研究中亦未观察到此类变化(口服托吡酯剂量增至120mg/kg /日,24个月)。在这些研究中所观察到的托吡酯的其它毒理和病理学作用可能与其较弱的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或弱的碳酸酐酶遏制作用有关。尽管在剂量较低时(8mg/kg/日)即可观察到托吡酯对大鼠母系和父系的毒性,但当剂量加至100mg/kg/日时仍未观察到对雄性或雌性大鼠的生育能力有影响。与其它抗癫痫药物一样,托吡酯对小鼠,大鼠和家兔有致畸性。在小鼠中,500mg/kg/日剂量的托吡酯可致胎仔重量和骨骼骨化减少,并出现母鼠毒性。所有药物组(20,100和500mg/kg/日)发生胎仔畸形的数目均增加,对于所发生的所有畸形或特殊的畸形均未观察到显性差异或量效关系,表明可能有其它如母鼠毒性的因素存在。在大鼠中,剂量低至20mg/kg/日时即可观察到与剂量相关的母鼠和胚胎/胎仔毒性(胎仔体重和/或骨骼骨化减少),在400mg /kg/日以上剂量时可观察到致畸作用(肢体和足趾缺损)。在家兔中,剂量低至10mg/kg/日时即可观察到与剂量相关的母体毒性,低至35mg/kg /日时可观察到胚胎/胎仔毒性(致死率提高),在120mg/kg/日时可观察到致畸作用(肋骨和椎骨畸形)。PID- Topamaxtablets25mg50mg100mg-LM-20050125-app2/18在大鼠和家兔中观察到的致畸作用与碳酸酐酶遏制剂所产生的作用相似,与人体的畸形无关。雌性大鼠在妊娠和哺乳期口服托吡酯20或100mg/kg/日时对仔鼠的影响表现为出生时体重及哺乳期体重减轻。托吡酯可通过大鼠胎盘屏障。在一组体外,体内致突变试验中未观察到托吡酯的潜在基因毒性。
- 【药理作用】
-
托吡酯是一个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在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元进行电生理和生化研究中发现托吡酯的抗癫痫作用有三个机制: 1.托吡酯可阻断神经元持续去极化导致的反复电位发放,此作用与使用托吡酯后的时间密切相关,表明托吡酯可以阻断钠通道; 2.托吡酯可以增加γ-氨基丁酸(GABA)激活GABAA受体的频率,加强氯离子内流,表明托吡酯可增强遏制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 3.托吡酯可降低谷氨酸AMPA受体的活性,表明托吡酯可降低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 上述作用不被苯二氮䓬类拮抗剂氟马西尼阻断,托吡酯也不增加通道开放的持续时间,因此,托吡酯与苯巴比妥调节GABAA受体的方式不同。 由于托吡酯的抗癫痫特性与苯二氮䓬类药物明显不同,它可能是调节苯二氮䓬不敏感的GABAA受体亚型。托吡酯可拮抗红藻氨酸(Kainate)激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Kainate/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噁唑-4-丙酸) 亚型的作用,但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的NMDA受体亚型无明显影响。托吡酯的上述作用在1μM至200μM范围内与浓度相关,1μM至 10μM为产生最小作用的浓度范围。 此外,托吡酯可遏制一些碳酸酐酶同工酶的作用。这一药理作用比已知的碳酸酐酶遏制剂乙酰唑胺作用弱,并且不是托吡酯抗癫痫作用的主要机制。 在动物研究中发现,托吡酯对最大电休克癫痫发作试验(MES)中的大鼠及小鼠有抗惊厥作用,对啮齿类动物的癫痫模型有效,包括自发癫痫大鼠模型的强直性及失神样癫痫发作,以及扁桃体刺激或全身缺血大鼠模型诱导的强直性及阵挛性癫痫发作。托吡酯对由GABAA受体拮抗药物戊四氮诱导的阵挛性癫痫的阻断作用相对较弱。 对小鼠进行的托吡酯与其它抗惊厥药物合用的研究表明: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时显示有协同抗惊厥作用,与苯妥英合用时显示抗惊厥效果有相加作用。在控制较好的加用治疗中,未观察到托吡酯谷浓度与其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未观察到托吡酯在人体产生耐受性。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甲2号盈科中心A座18层
联系电话:010-58218888
全部
药品名称
成份
剂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贮藏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