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盐酸伐昔洛韦片
其他名称:
维德思
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 Tablets
- 【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盐酸伐昔洛韦。
- 【价格】
-
49-50元
- 【剂型】
-
片剂
- 【适应症】
-
本品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预防(遏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复发。
- 【不良反应】
-
根据MedDRA 人体器官分级和发生频率将不良反应分类如下。频率分类标准为:非常常见:(≥10%),常见(≥1%,
- 【禁忌】
-
本品禁用于对伐昔洛韦﹑阿昔洛韦或本品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 【注意事项】
-
1. 体液状态。应特别注意确保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摄入足量的水分,以防止患者发生脱水现象。2. 肾损害患者。(1) 对明显肾损害患者,应当调整伐昔洛韦的剂量(参见[用法用量])。对有肾功能改变史的患者,有更高的出现神经性不良反应的危险(参见[不良反应])。(2)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3) 无特殊的注意事项。
- 【药物相互作用】
-
1. 药理作用。药物治疗学分组:(1) 伐昔洛韦为抗病毒制剂,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酯。阿昔洛韦为嘌呤(鸟嘌呤)核苷类似物。(2) 伐昔洛韦在人体内通过伐昔洛韦水解酶的作用几乎全部快速转化为阿昔洛韦和缬氨酸。(3) 阿昔洛韦是疱疹病毒的特异性遏制剂,在体外具有遏制单纯疱疹病毒(HSV)1 型和2 型、水痘带状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EB 病毒(EBV)和人疱疹病毒6(HHV-6)的作用。阿昔洛韦经被磷酸化转化为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形式后,即可发挥遏制病毒DNA 合成的作用。(4) 磷酸化的第一步需要病毒特异性酶的活性。对于HSV、VZV 和EBV,该酶为病毒胸腺嘧啶激酶(TK),它仅存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这种选择性在磷酸化的CMV 中持续存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UL97 磷酸转移酶的基因产物所介导的。阿昔洛韦活化需要病毒特异性的酶,这一条件解释了其作用的选择性。(5) 磷酸化过程是通过细胞激酶的作用而完成(从单磷酸酯转化为三磷酸盐)。阿昔洛韦三磷酸盐竞争性遏制病毒DNA 聚合酶,与这种核苷类似物的结合导致专需链的终止,中断病毒DNA 合成,从而阻断病毒复制。(6) 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试验中,本品可减轻与带状疱疹相关的疼痛,包括急性疼痛和疱疹后神经痛,同时也可以缩短形成新病损的时间。(7) 对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或预防的患者的广泛临床监测表明,在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中罕见对阿昔洛韦的敏感性降低,偶见于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实体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8) 耐药性一般是胸腺嘧啶激酶缺陷表型引起的,这种缺陷表型使病毒在自然宿主体内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少数情况下,对阿昔洛韦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由病毒胸腺嘧啶激酶或DNA 聚合酶的突变引起。这些变异株的毒力与野生型病毒株相似。2. 毒性研究。(1) 致突变作用:体内和体外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伐昔洛韦对人类不具有遗传危险性。(2) 致癌作用:大小鼠的生物测定表明,伐昔洛韦无致癌作用。(3) 致畸性:伐昔洛韦对大鼠和家兔没有致畸作用,几乎全部代谢为阿昔洛韦。在国际认可的实验中,大鼠和家兔皮下注射阿昔洛韦没有出现致畸作用。在另外的大鼠研究中,皮下给药血浆浓度达到100 μg/ml 时发现有胎鼠异常,并引起母鼠中毒。(4) 生殖力:伐昔洛韦口服给药不影响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生殖力。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贮藏】
-
遮光,密封保存。
- 【有效期】
-
尚不明确
- 【批准文号】
-
注册证号H20130416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安徽省芬格欣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安徽省界首市芬格欣大道99号
联系电话:0558-4812747
- 【药品名称】
-
盐酸伐昔洛韦片
维德思
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 Tablets
- 【适用症】
-
本品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预防(遏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复发。
- 【不良反应】
-
根据MedDRA 人体器官分级和发生频率将不良反应分类如下。频率分类标准为:非常常见:(≥10%),常见(≥1%,
- 【禁忌】
-
本品禁用于对伐昔洛韦﹑阿昔洛韦或本品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 【注意事项】
-
1. 体液状态。应特别注意确保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摄入足量的水分,以防止患者发生脱水现象。2. 肾损害患者。(1) 对明显肾损害患者,应当调整伐昔洛韦的剂量(参见[用法用量])。对有肾功能改变史的患者,有更高的出现神经性不良反应的危险(参见[不良反应])。(2)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3) 无特殊的注意事项。
- 【药物相互作用】
-
1. 药理作用。药物治疗学分组:(1) 伐昔洛韦为抗病毒制剂,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酯。阿昔洛韦为嘌呤(鸟嘌呤)核苷类似物。(2) 伐昔洛韦在人体内通过伐昔洛韦水解酶的作用几乎全部快速转化为阿昔洛韦和缬氨酸。(3) 阿昔洛韦是疱疹病毒的特异性遏制剂,在体外具有遏制单纯疱疹病毒(HSV)1 型和2 型、水痘带状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EB 病毒(EBV)和人疱疹病毒6(HHV-6)的作用。阿昔洛韦经被磷酸化转化为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形式后,即可发挥遏制病毒DNA 合成的作用。(4) 磷酸化的第一步需要病毒特异性酶的活性。对于HSV、VZV 和EBV,该酶为病毒胸腺嘧啶激酶(TK),它仅存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这种选择性在磷酸化的CMV 中持续存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UL97 磷酸转移酶的基因产物所介导的。阿昔洛韦活化需要病毒特异性的酶,这一条件解释了其作用的选择性。(5) 磷酸化过程是通过细胞激酶的作用而完成(从单磷酸酯转化为三磷酸盐)。阿昔洛韦三磷酸盐竞争性遏制病毒DNA 聚合酶,与这种核苷类似物的结合导致专需链的终止,中断病毒DNA 合成,从而阻断病毒复制。(6) 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试验中,本品可减轻与带状疱疹相关的疼痛,包括急性疼痛和疱疹后神经痛,同时也可以缩短形成新病损的时间。(7) 对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或预防的患者的广泛临床监测表明,在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中罕见对阿昔洛韦的敏感性降低,偶见于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实体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8) 耐药性一般是胸腺嘧啶激酶缺陷表型引起的,这种缺陷表型使病毒在自然宿主体内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少数情况下,对阿昔洛韦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由病毒胸腺嘧啶激酶或DNA 聚合酶的突变引起。这些变异株的毒力与野生型病毒株相似。2. 毒性研究。(1) 致突变作用:体内和体外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伐昔洛韦对人类不具有遗传危险性。(2) 致癌作用:大小鼠的生物测定表明,伐昔洛韦无致癌作用。(3) 致畸性:伐昔洛韦对大鼠和家兔没有致畸作用,几乎全部代谢为阿昔洛韦。在国际认可的实验中,大鼠和家兔皮下注射阿昔洛韦没有出现致畸作用。在另外的大鼠研究中,皮下给药血浆浓度达到100 μg/ml 时发现有胎鼠异常,并引起母鼠中毒。(4) 生殖力:伐昔洛韦口服给药不影响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生殖力。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安徽省芬格欣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安徽省界首市芬格欣大道99号
联系电话:0558-4812747
全部
药品名称
成份
剂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贮藏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