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其他名称:
新活素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成份】
-
每瓶冻干制剂中含有:活性成份:重组人脑利钠肽0.5mg 非活性成份:甘露醇8mg、磷酸氢二钠1.73mg、磷酸二氢钠0.93mg、氯化钠9mg。
- 【价格】
-
34.6-1347.9元
- 【剂型】
-
注射剂
- 【适应症】
-
本品适用于患有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呼吸困难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静脉治疗。按NYHA分级大于II级。
- 【不良反应】
-
重组人脑利钠肽给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其它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头痛、恶心、室速、血肌酐升高等。表1中详细列出了在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中,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
- 【禁忌】
-
禁用于对重组人脑利钠肽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和有心源性休克或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应避免在被怀疑有或已知有低心脏充盈压的患者中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 【注意事项】
-
禁用于对重组人脑利钠肽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和有心源性休克或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应避免在被怀疑有或已知有低心脏充盈压的患者中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 【药物相互作用】
-
尽管在国内外的临床试验中,存在许多药物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合用的情况,但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试验来证实注射用人脑利钠肽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除了观察到同时采用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合用时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升高外(见注意事项:心血管),还没有观察到其它的药物相互作用现象。本品未排斥利尿剂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曾经和其它药物包括:利尿药、地高辛、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抗凝药、口服的硝酸盐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拮抗剂、多巴酚酊胺,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多巴胺合用,尽管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的评价,但没有证据提示存在任何有临床意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互影响。目前还没有评价过与静脉注射用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米力农或静脉注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合用的情况。
- 【药理作用】
-
药物类别 人脑利钠肽是B型利钠肽,为人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多肽,在病因诱导下发生心力衰竭后人体应激大量产生的一种补充代偿的机制。本品为一种通过重组DNA技术用大肠杆菌生产的无菌冻干制剂,与心室肌产生的内源性脑利钠肽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作用机制 人脑利钠肽与特异性的利钠肽受体(该受体与鸟苷酸环化酶相藕联)相结合,引起了细胞内环单磷酸鸟苷(cGMP)的浓度升高和平滑肌细胞的舒张。作为第二信使,cGMP能扩张动脉和静脉,迅速降低全身动脉压、右房压和肺毛细管楔压,从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并迅速减轻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和全身症状。 脑利钠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天然拮抗剂,它可以拮抗心肌细胞、心纤维原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它可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强钠的排泄,减少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亦抵制后叶加压素及交感神经的保钠保水、升高血压作用。脑利钠肽参与了血压、血容量以及水盐平衡的调节,增加血管通透性,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前、后负荷,并增加心输出量。本品没有正性肌力作用,不增加心肌的耗氧。 临床药理 整个试验共在国内12家心血管临床研究基地进行,共计209例受试者随机入组并接受药物治疗(本品组105例,对照组104例),其中导管组103例(本品组51例,对照组52例),非导管组106例(本品组54例,对照组52例)。 疗效分析方面,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用药前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比较,(ITT)人群分析,本品组和对照组在用药后均呈现下降趋势。本品组在用药24小时结束时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下降9.13mmHg,对照组在用药24小时结束时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下降4.56mmHg,两组间变化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368)。符合方案人群(PP人群)分析,两组间变化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368)。 本品组肺动脉压(PAP)检测值的调整平均值在用药30分钟,1小时,2小时及24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用药24小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AP检测均值分别下降10.82mmHg及4.09mmHg。两组间其它时间点的PAP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CI检测值的均值变化,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在用药1小时及用药24小时各上升0.05L/min/m2,对照组分别上升0.11L/min/m2与0.10L/min/m2,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用药1小时及用药24小时的CI检测均值变化值的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RAP检测值的均值变化,本品组在用药1小时和用药24小时,分别下降2.55mmHg与4.83mmHg,对照组在用药1小时上升2.57mmHg,在用药24小时下降1.19mmHg。但本品组和对照组在用药1小时及用药24小时的RAP调整平均值的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在24小时用药期间,对血流动力学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的作用。 两组间用药24小时结束时呼吸困难及全身临床状况好转率的比较,ITT人群和PP人群分析,本品组的呼吸困难及全身临床状况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时间点的两组间呼吸困难好转率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非临床毒理研究 猴急性毒性试验:该试验观察本品静脉滴注给药对猴的急性毒性,剂量为0.720mg/kg-3.645mg/kg,观察14天,未观察到其它急性毒性反应。 猴长期毒性试验:观察连续静滴本品30天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方法:24只健康恒河猴雌雄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低、中、高三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0.03、0.09和0.3mg/kg。每天上午喂食前将药物注入50ml研制单位提供的溶媒中静滴,连续30天,空白对照组静滴等量研制单位提供的溶媒。末次给药后1天处死一半动物做病理解剖,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15天。观察症状和各项检测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猴心血管、泌尿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血压、利尿。本品对猴药理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脏及肾脏,其作用均是可逆的。临床使用时应密切注意本品对血压、肝、肾功能的影响。 致癌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目前国内外均未对重组人脑利钠肽的致癌性和遗传毒性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 【贮藏】
-
室温下(不超过30℃)避光贮藏,2-8℃条件下保存较好。
- 【有效期】
-
18个月。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S20050033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
联系电话:028-66196189
- 【药品名称】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新活素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成份】
-
每瓶冻干制剂中含有:活性成份:重组人脑利钠肽0.5mg 非活性成份:甘露醇8mg、磷酸氢二钠1.73mg、磷酸二氢钠0.93mg、氯化钠9mg。
- 【适用症】
-
本品适用于患有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呼吸困难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静脉治疗。按NYHA分级大于II级。
- 【不良反应】
-
重组人脑利钠肽给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其它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头痛、恶心、室速、血肌酐升高等。表1中详细列出了在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中,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
- 【禁忌】
-
禁用于对重组人脑利钠肽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和有心源性休克或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应避免在被怀疑有或已知有低心脏充盈压的患者中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 【注意事项】
-
禁用于对重组人脑利钠肽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和有心源性休克或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应避免在被怀疑有或已知有低心脏充盈压的患者中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 【药物相互作用】
-
尽管在国内外的临床试验中,存在许多药物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合用的情况,但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试验来证实注射用人脑利钠肽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除了观察到同时采用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合用时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升高外(见注意事项:心血管),还没有观察到其它的药物相互作用现象。本品未排斥利尿剂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曾经和其它药物包括:利尿药、地高辛、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抗凝药、口服的硝酸盐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拮抗剂、多巴酚酊胺,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多巴胺合用,尽管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的评价,但没有证据提示存在任何有临床意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互影响。目前还没有评价过与静脉注射用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米力农或静脉注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合用的情况。
- 【药理作用】
-
药物类别 人脑利钠肽是B型利钠肽,为人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多肽,在病因诱导下发生心力衰竭后人体应激大量产生的一种补充代偿的机制。本品为一种通过重组DNA技术用大肠杆菌生产的无菌冻干制剂,与心室肌产生的内源性脑利钠肽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作用机制 人脑利钠肽与特异性的利钠肽受体(该受体与鸟苷酸环化酶相藕联)相结合,引起了细胞内环单磷酸鸟苷(cGMP)的浓度升高和平滑肌细胞的舒张。作为第二信使,cGMP能扩张动脉和静脉,迅速降低全身动脉压、右房压和肺毛细管楔压,从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并迅速减轻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和全身症状。 脑利钠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天然拮抗剂,它可以拮抗心肌细胞、心纤维原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它可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强钠的排泄,减少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亦抵制后叶加压素及交感神经的保钠保水、升高血压作用。脑利钠肽参与了血压、血容量以及水盐平衡的调节,增加血管通透性,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前、后负荷,并增加心输出量。本品没有正性肌力作用,不增加心肌的耗氧。 临床药理 整个试验共在国内12家心血管临床研究基地进行,共计209例受试者随机入组并接受药物治疗(本品组105例,对照组104例),其中导管组103例(本品组51例,对照组52例),非导管组106例(本品组54例,对照组52例)。 疗效分析方面,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用药前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比较,(ITT)人群分析,本品组和对照组在用药后均呈现下降趋势。本品组在用药24小时结束时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下降9.13mmHg,对照组在用药24小时结束时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下降4.56mmHg,两组间变化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368)。符合方案人群(PP人群)分析,两组间变化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368)。 本品组肺动脉压(PAP)检测值的调整平均值在用药30分钟,1小时,2小时及24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用药24小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AP检测均值分别下降10.82mmHg及4.09mmHg。两组间其它时间点的PAP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CI检测值的均值变化,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在用药1小时及用药24小时各上升0.05L/min/m2,对照组分别上升0.11L/min/m2与0.10L/min/m2,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用药1小时及用药24小时的CI检测均值变化值的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RAP检测值的均值变化,本品组在用药1小时和用药24小时,分别下降2.55mmHg与4.83mmHg,对照组在用药1小时上升2.57mmHg,在用药24小时下降1.19mmHg。但本品组和对照组在用药1小时及用药24小时的RAP调整平均值的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在24小时用药期间,对血流动力学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的作用。 两组间用药24小时结束时呼吸困难及全身临床状况好转率的比较,ITT人群和PP人群分析,本品组的呼吸困难及全身临床状况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时间点的两组间呼吸困难好转率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非临床毒理研究 猴急性毒性试验:该试验观察本品静脉滴注给药对猴的急性毒性,剂量为0.720mg/kg-3.645mg/kg,观察14天,未观察到其它急性毒性反应。 猴长期毒性试验:观察连续静滴本品30天对恒河猴的长期毒性。方法:24只健康恒河猴雌雄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低、中、高三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0.03、0.09和0.3mg/kg。每天上午喂食前将药物注入50ml研制单位提供的溶媒中静滴,连续30天,空白对照组静滴等量研制单位提供的溶媒。末次给药后1天处死一半动物做病理解剖,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15天。观察症状和各项检测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猴心血管、泌尿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血压、利尿。本品对猴药理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脏及肾脏,其作用均是可逆的。临床使用时应密切注意本品对血压、肝、肾功能的影响。 致癌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目前国内外均未对重组人脑利钠肽的致癌性和遗传毒性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 【贮藏】
- 室温下(不超过30℃)避光贮藏,2-8℃条件下保存较好。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
联系电话:028-66196189
全部
药品名称
成份
剂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贮藏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