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首页 > 脑水肿 > 依达拉奉注射液
  • 依达拉奉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

  • 非处方药物
  • 国家医保目录
  • 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400-6393-369,029-84682200,84682295
  • 陕西省西安市汉城南路151号

详细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依达拉奉注射液
其他名称: Edaravone Injection
【成份】
依达拉奉。辅料为丙二醇,焦亚硫酸钠。
【价格】
18.8-155元
【剂型】
注射剂
【适应症】
急性脑梗塞和脑水肿,改善中风后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症状,增强活动能力。
【不良反应】
据日本临床病例569例观察,26例(4.57%)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16例(2.81%),皮疹4例(0.70%)。569例中临床检测值异常变化的有122例(21.4%),主要是AST上升7.71%(43/558)、ALT上升8.23%(46/559)等肝功能检测值异常。 严重不良反应有: 1.急性肾功能衰竭(程度不明) 用药过程中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并密切观察,出现肾功能低下表现或少尿等症状时,停止用药并正确处理。 2.肝功能异常、黄疸(均程度不明) 伴有AST、ALT、ALP、γ-GT、LDH上升等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用药过程中需检测肝功能并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停止用药并正确处理。 3.血小板減少(程度不明) 有血小板減少表现,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停止给药并正确处理。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程度不明) 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出现疑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表现和临床症状时,停止给药并进行正确处理。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主要表现为: 1.过敏症(0.1%~5%):主要表现为皮疹、潮红、肿胀、疱疹、搔痒感。 2.血细胞系统(0.1%~5%):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压积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 3.注射部位(0.1%~5%):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皮疹、红肿。 4.肝脏(发生率>5%):主要表现为AST升高,ALT升高,LDH升高,ALP升高,γ-GT升高。(发生率为0.1%~5%):总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阳性,胆红素尿。 5.肾脏(0.1%~5%):主要表现为BUN升高,血清尿酸升高,血清尿酸下降,蛋白尿、血尿、肌酐升高(程度不明) 6.消化系统(0.1%~5%):嗳气。 7.其他(0.1%~5%):发热,热感,血压升高,血清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蛋白减少,CK(CPK)升高,CK(CPK)降低,血清钾下降,血清钙下降。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
对本品过敏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禁用。孕妇及哺辱期妇女禁用。(1)应在脑梗塞后48h内静脉滴注本品。(2)将本品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混匀后静脉滴注,避免漏于血管外。(3)孕妇及哺辱期妇女禁用本品。(4)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儿童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先锋唑啉钠、盐酸哌拉西林钠、头孢替安钠等抗生素合用时,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因此合并用药时需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等观察。 2.本品原则上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与各种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使依达拉奉的浓度降低)。 3.不可和高能量输液、氨基酸制剂混合或由同一通道静滴(混合后可致依达拉奉的浓度降低)。 4.勿与抗癫痫药(地西泮、苯妥英钠等)混合(产生混浊)。 5.勿与坎利酸钾混合(产生混浊)。
【药理作用】
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临床研究提示N-乙酰门冬氨酸(NAA)是特异性的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脑梗塞发病初期含量急剧减少。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遏制梗塞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使发病后第28天脑中NAA含量较甘油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前研究提示,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塞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遏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机理研究提示,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遏制脂质过氧化,从而遏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贮藏】
避光,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有效期】
18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20042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汉城南路151号
联系电话:400-6393-369,029-84682200,84682295

全部 药品名称 成份 剂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贮藏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该厂家的其他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