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卡托普利片
其他名称:
Captopril
- 【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为卡托普利。 化学名称:1-[(2S)-2-甲基-3-巯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 分子式:C9H15NO3S 分子量:217.29
- 【价格】
-
18.8-168元
- 【剂型】
-
片剂
- 【适应症】
-
1.高血压;2.心力衰竭。
- 【不良反应】
-
1.较常见的有: (1)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 (2)心悸,心动过速,胸痛; (3)咳嗽; (4)味觉迟钝。 2.较少见的有: (1)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 (2)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 (3)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四肢(改为“手脚”);也可引起舌、声门或喉血管性水肿,应予警惕。(应没有,上报有此句) (4)心率快而不齐; (5)面部潮红或苍白。 3.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最显著,停药后持续2周。
- 【禁忌】
-
对本品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药。 2.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本品: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 (2)骨髓遏制; (3)脑动脉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 (4)血钾过高; (5)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 (6)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 (7)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最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 (2)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肾功能差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药,建议用呋塞米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6.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7.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 8.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 【药物相互作用】
-
1.与利尿药同用使降压作用增强,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药者宜停药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2.与其他扩血管药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3.与潴钾药物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 4.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遏制剂如吲哚美辛同用,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5.与其他降压药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药物呈相加作用:与β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遏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 【贮藏】
-
遮光,密封保存。
- 【有效期】
-
36个月。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3022585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
生产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北大街9号
联系电话:0311-85917776
- 【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为卡托普利。 化学名称:1-[(2S)-2-甲基-3-巯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 分子式:C9H15NO3S 分子量:217.29
- 【不良反应】
-
1.较常见的有: (1)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 (2)心悸,心动过速,胸痛; (3)咳嗽; (4)味觉迟钝。 2.较少见的有: (1)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 (2)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 (3)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四肢(改为“手脚”);也可引起舌、声门或喉血管性水肿,应予警惕。(应没有,上报有此句) (4)心率快而不齐; (5)面部潮红或苍白。 3.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最显著,停药后持续2周。
- 【禁忌】
-
对本品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药。 2.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本品: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 (2)骨髓遏制; (3)脑动脉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 (4)血钾过高; (5)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 (6)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 (7)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最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 (2)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肾功能差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药,建议用呋塞米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6.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7.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 8.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 【药物相互作用】
-
1.与利尿药同用使降压作用增强,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药者宜停药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2.与其他扩血管药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3.与潴钾药物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 4.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遏制剂如吲哚美辛同用,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5.与其他降压药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药物呈相加作用:与β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遏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 【生产企业】
-
企业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
生产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北大街9号
联系电话:0311-85917776
全部
药品名称
成份
剂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药理作用
贮藏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