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本品主要成份:盐酸多巴酚丁胺。
功能主治 盐酸多巴酚丁胺适用于:心脏血液输出量不能满足体循环要求而出现低灌注状态,需要采用强心剂治疗的患者;由于心室充盈压异常升高,导致出现肺充血和肺水肿的危险,需要进行强心治疗的患者。下列情况可造成低灌注状态: 1.心源性: 急性心力衰竭 (1)急性心肌梗死。 (2)心源性休克。 (3)心脏手术以后。 (4)药物引发的心脏收缩力下降,例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过量。 慢性心力衰竭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性代偿失调。 (2)作为常规口服强心剂﹑全身性血管扩张药以及利尿药的补充,对晚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暂时性的强心。 2.非心源性的 (1)由于创伤﹑手术﹑败血症或血容量不足导致急性低灌注状态,出现平均动脉压高于70mmHg且肺毛细管楔压为18mmHg或更高,并伴有对高容量及心室充盈压升高的反应不充分时。 (2)继发于机械换气且伴有呼气终末正压(PEEP)的低输出量。在采用运动负荷试验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时,盐酸多巴酚丁胺也许能用来替代体育运动。如同负荷试验中运动一样,当把盐酸多巴酚丁胺用于这一目的时,必须告知病人这种试验的潜在风险。此外,病人必须接受同样的严密监测,以进行标准的运动负荷试验,包括连续的心电图监测。
用法用量 1.给药方法: 由于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半衰期短,所以必须以连续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继开始常速输注或继改变输注速度后,大约在10分钟之内血浆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可以达到稳定状态。因此,无需 展开>>
禁忌症 以往对盐酸多巴酚丁胺有过敏表现的病人禁止用。
价格 13-19元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药品属性 西药
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1.如同使用任何胃肠外的儿茶酚胺一样,在盐酸多巴酚丁胺给药期间,必须严密监测心率和节律﹑血压以及输注速度。当开始治疗时,建议采用心电图监测直至达到了稳定的反应。 2.使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治疗前必须对血容量不足进行纠正,这一点是公认的。 3.对于存在着明显的机械性阻塞,例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本品无明显疗效。 (1)心力衰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时的用法: 虽然治疗心力衰竭及减小心脏的直径能够减低心肌的耗氧量,但使用强心剂后,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及局部缺血的加剧而导致梗死范围扩大的问题仍然值得留意。急性心肌梗死后使用盐酸多巴酚丁胺的临床与试验性证据提示,当使用的剂量未引起心率或动脉压过度升高时,盐酸多巴酚丁胺不会对心肌产生副作用。对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剂量应当进行调节以防止心率过度加快和收缩压过度升高。 (2)低灌注状态时的用法: 当低灌注状态主要是由心输出量减低所引起且同时发生心室充盈压升高的时候,输注盐酸多巴酚丁胺可能对压力的恢复起到帮助作用。 在治疗急性低灌注状态时,当容量得到补充以及肺楔压或中心静脉压升高,而心输出量和动脉压没有升高时,盐酸多巴酚丁胺也许能改善输出量并对动脉压的恢复有所帮助。 总之,当平均动脉压低于70mmHg且未出现心室充盈压升高时,可能存在着血容量不足,在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以前,需要用适当容量的扩容剂进行治疗。 假如在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期间,尽管心室充盈压和心输出量处于适当的水平,而动脉血压维持在低水平或持续下降,此时可能需要考虑同时给予外周血管收缩药,例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 (3)实验室检查: 象其它β2 -受体激动剂一样,多巴酚丁胺能够使血清钾浓度产生轻度的下降,但极少达到低钾血症的水平。因此,应当考虑对血清钾予以监测。5.心率加快或动脉血压升高:盐酸多巴酚丁胺可能会引起心率加快或血压升高,特别是收缩压。在临床研究中,大约有10%的病人出现心率加快20次/分钟或更快,而大约7.5%的病人则出现收缩压升高50mmHg或更高。减少剂量通常能使这些作用迅速逆转。以前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更有可能出现过高的增压反应。 4.心率加快或动脉血压升高:盐酸多巴酚丁胺可能会引起心率加快或血压升高,特别是收缩压。在临床研究中,大约有10%的病人出现心率加快30次/分钟或更快,而大约7.5%的病人则出现收缩压升高50mmHg或更高。减少剂量通常能使这些作用迅速逆转。以前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更有可能出现过高的增压反应。 5.房室传导加强:由于盐酸多巴酚丁胺能促进房室传导,患有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病人可能会发生快速的心室反应。 6.室性心动过速:盐酸多巴酚丁胺可能会促进或加剧心室的异位活动;极少数情况下它会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7.心室充盈受损及心室流出道受阻:在大部分患有机械性障碍的病人中,影响肌肉收缩力的药物,包括盐酸多巴酚丁胺,不能改善血液动力学,这种障碍干扰了心室的充盈或流出,或两者均有。在心室顺应性明显降低的患者中强心作用可能不明显,这种情况见于患有心包填塞﹑主动脉瓣狭窄以及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人中。如果心脏扩大或它的作用低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过高的作用时,在某些病人中也许可以看到有益的强心作用。 8.过敏:有的过敏反应与盐酸多巴酚丁胺有关,包括偶有报道的皮疹﹑发热﹑嗜酸性细胞增多以及支气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