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岁的李奶奶一直饱受眼病——黄斑变性的困扰,去年她购买了一种名为“清心明目上清丸”的药,该药声称可以治疗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十余种眼病。可是,李奶奶服完10个疗程后,眼病越来越严重,双眼视力由2009年的0.8、0.4下降为今年的0.3、0.02。记者调查发现,该药早前曾因广告虚假宣传被查处。
服药10疗程 眼病每况愈下
李奶奶今年78岁,2000年患白内障后,双眼植入了人工晶体。近年来,李奶奶诊断出眼睛患有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一种慢性眼病,它能引起中心视力的急剧下降,眼前有注视性暗影,最终中心视力丧失,周边视力存在。也就是说,眼睛看外界时,中间是一块黑色阴影区,阴影区的四周可以看到。
李奶奶也去过安医附院、省立医院,咨询过名医,得到的答复均是,黄斑变性是国际眼科界公认的最难治疗的眼病之一。目前对于黄斑变性的有效治疗方法并不多。所以,李奶奶近年来一直在四处寻找能治好眼病的灵丹妙药。
2009年的一天,李奶奶偶然在一家电台节目里听到了一种名为“清心明目上清丸”的药,电台节目里的医生声称,该药可以治疗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十余种眼病。
“我刚开始也不相信这种药可以治好眼睛,所以一直没有买。我坚持听这个寻医问药的节目,后来听到很多患者朋友打电话到节目里,说他们的黄斑变性治好了,视力恢复了。于是我想买药服用,尝试治病。”李奶奶说。
经过慎重思考,2011年6月,李奶奶在长江中路的一家药房购买了10个疗程的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清心明目上清丸”。药品当时在做促销活动,买5盒送5盒,总价3400元。使用一段时间后,李奶奶感觉效果不好,于是她电话咨询药品售后热线,“对方每次都说,吃完了再说。”
今年2月,10个疗程的药品服用完后,李奶奶觉得眼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双眼视力为0.3、0.02,而2009年的检查结果是0.8、0.4。李奶奶电话咨询售后热线,“对方不是挂电话,就是不接电话,根本不予解决。”
一种药可治十余种眼病?
记者在李奶奶的家里看到了“清心明目上清丸”康复手册。在手册的封底上,写着功能主治“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神经萎缩、陈旧性眼底出血、结膜炎、角膜炎、迎风流泪、老花眼及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眼病。”
在手册上多处出现“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有奇效,彻底摆脱、治愈白内障”的字眼。手册上还有几种眼病的治疗时间表:白斑,服用1—5个月痊愈。白内障,2—5个月可治愈。青光眼,需1—4个月。玻璃体混浊,服用2—4月可消除。近视、弱视、斜视、远视,2—5个月即获得满意疗效。眼底出血,1—3个月即可治愈。
在一个疗效对比图上,记者看到,黄斑变性服药前“视网膜下增生异常出血,物象弯曲变形,模糊不清,干性,湿性黄斑变性”,服药中“新生血管膜,逐渐消失,玻璃膜开始恢复弹性,眼部出现清爽”,服药后“新生血管膜全部消失,服用3个月后,已能清楚看清视物,眼部不再干涩”。
10个疗程能治愈眼病?
记者拨打了“清心明目上清丸”合肥售后服务电话,记者自称家中老人要购买这种药治疗黄斑变性。“10个疗程能够治好,现在我们买5盒送5盒,价格是660元一个疗程。现在优惠时间不多了,如果要的话,抓紧时间。我们现在还开展送货上门服务。”记者又问白内障要多久,对方回答:“白内障也是10个疗程。”
3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江中路的一家药房。见记者是购买“清心明目上清丸”,工作人员热情地拿出一盒药。记者问能否治好黄斑变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斑变性治得好,但我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治得好,黄斑变性是它的主治功能。我要把话讲清楚,但是大部分人能治好,极个别也不行,你也知道黄斑变性是比较难治的,要因人而异。”记者又问:“白内障能治好吗?”工作人员说:“白内障可以治好。”
记者随后又拨打了“清心明目上清丸”厂家的热线。一位接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药是治疗黄斑变性的辅助药物,你可以购买试试,但是不能保证100%治得好。这个东西都是因人而异的,你可以买着试试,如果没有效果就按照医嘱去治疗。”该工作人员对记者的提问十分警惕,连续两遍问记者是哪里人,在哪个地方。
记者询问该药曾因广告夸大宣传被国家相关部门查处,该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答。
药品功能被任意夸大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获悉,“清心明目上清丸”为中药。按照国家药品管理规定,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到了“清心明目上清丸”的统一药品说明书样本,该药品经核实的“功能主治”范围应当为: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红肿痛痒,热泪昏花,云翳遮睛,头痛目眩,烦躁口渴,大便燥结。
而其宣传册上,其功能主治范围却夸大为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各类眼病。此外,该宣传手册上还有某教授的言论,称该药品可以治疗白内障、青光眼及各种眼底病。一位病友反馈:“又可以到书房看书了,日子过得比以前更滋润了。”
此前被查处过多次
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药品广告中有关药品功能疗效的宣传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下列情形: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适应所有症状的。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
记者在网上查询得知,“清心明目上清丸”曾在2009年3月因“广告功能主治宣传超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广告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而被国家药监局查处。
2008年,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下发文件,决定自2008年11月11日起,暂停销售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清心明目上清丸违法广告药品。
虚假宣传屡禁不绝
一些虚假宣传的“品牌”药或保健品虽然多次被媒体曝光,被相关部门处罚,却始终能存活下来。为何有人知法犯法?究其根源还是高额利益的诱惑。“很多产品不是因为药效好而畅销,而是广告狂轰滥炸的结果。”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无论是《广告法》还是《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所开列惩罚措施、法律责任,有些太过轻微。这显然不足以令其伤筋动骨,更不会产生多少阻遏其继续违法的社会功效。反观国外一些国家,对医药违法广告的罚金足以使其破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一些不良商家往往会宣称自己的产品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和一些疑难杂症有特效,而这些疾病是很难通过某种药品在短时间内康复的。患者遇上这些病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李奶奶告诉记者,她接下来打算去北京的同仁医院进行眼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