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食药监局印发通知,将安尔眠胶囊、肠炎宁胶囊、小儿解感颗粒等36种药品转换为非处方药,其中化学药品9种,中成药27种。今后,消费者再购买这些药品无需再凭医生处方,可自行去药店购买。但本市专业医师表示,虽然不是处方药,但人们再用药时还是要谨慎些,比如失眠药等,最好还是遵医嘱。
36种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
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最新公布的36种非处方药名单中,记者发现不乏一些常见药,比如感冒胶囊、感冒颗粒、清开灵胶囊、小儿解感颗粒、黄芪精、健脑片等。国家食药监局表示,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各药品生产企业即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36种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变更工作。
本市三中心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刘文生表示,新增的36种非处方药将有利于患者自主购买药品时更加快捷和方便。一般说来,处方药调整为非处方药,主要是因为这些药品经使用和监测后被认定潜在的危险小。据了解,处方药必须凭医生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
记者走访了本市几家大型连锁药店,河东区一家平价药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几种药过去都是处方药,要凭消费者出具的医生处方才能销售。现在,非处方药的范围扩大了,对消费者和药店都是利好消息,消费者自主购药的范围因此扩大,药店的销售额也会有所提升。
购买非处方药也有禁忌
记者从市药监局了解到,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据了解,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们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都标注了上述警示语,提醒公众注意用药安全。
处方药“变身”非处方药,是不是就可以自行服用了?对此,三中心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刘文生表示,这些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人们在使用时还是要谨慎些,最好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使用,或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刘主任提醒说,比如买安眠药治疗失眠,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安眠药,而不是随随便便用药。通过医生等专业人士掌握使用的品种和剂量,以便避免或减少药品的副作用。
36种“转换药”名单
安尔眠胶囊、安乐胶囊、肠炎宁丸、复方鱼腥草软胶囊、感咳双清胶囊、感冒胶囊、感冒颗粒、固本益肠胶囊、归芪生血颗粒、黄芪精、健脑片、健脾安神胶囊、抗感片、口腔溃疡含片、妙济丸、耆鹿逐痹胶囊、清开灵胶囊、舒脑欣滴丸、西帕依固龈泡腾片、小儿解感颗粒、小儿消食咀嚼片、一清软胶囊、依马打正红花油、茵花洗液、止嗽立效胶囊、止嗽立效片、众生胶囊、多潘立酮口腔崩解片、富马酸酮替芬鼻喷雾剂、精氨酸布洛芬片、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氯雷他定颗粒、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乳果糖口服溶液、碳酸钙二甲硅油咀嚼片、维U颠茄铝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