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患病时喜欢机械地按照药品说明书上说的症状和自己的症状作对照,对上了,就觉得应该吃这种药。事实上,即便症状相同,但由于病因不同、病理不同,治疗方法也是大相径庭的。照搬说明书吃药是一种对经典老药片面、机械使用的行为,把原本治疗范围很广的药物用窄了。
比如“五苓散”,说明书上最重要的一条是,治疗“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大多是因为泌尿系统出问题了。如果看西医,医生会用抗生素来消炎,如果需要配合中药,大多数时候会开五苓散。于是乎,现代人就把五苓散当成了一种简单的利尿剂,这是对其经典价值的明显低估。
实际上,五苓散的说明书上还写着——用于“气化不利”引起的小便不利,所以,“气化不利”才是它所治疾病的根本。所谓“气化”功能是一个中医概念,基本相当于人体代谢水液的能力。
很多女性,年过五旬开始发胖,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胖”,而是水液代谢不利、运化功能不足导致的,也就是说,该排出去的水液蓄积在身体里,形成虚胖。五苓散的说明书虽无减肥这一项,但它对运化能力不足导致的虚胖是非常有效的。只可惜,能够活用好药的人不多,所以这味良药,一直被用窄了,委屈着……
同此理的还有“二陈丸”。这一味药被普遍认为是消食药,这真是对这个首创于宋代,有着800年历史的名方的巨大误解。二陈丸更大的价值在于祛除身体内的痰湿,说白了就是我们身体的“清道夫”、“去污剂”。想要“排毒”?二陈丸真正是一味良药。